大坂直美在加拿大队比赛中败北,连败引发热议!

  2月20日,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由范可新、曲春雨、李靳宇和周洋组成的中国队第二个冲到终点,但却被判罚犯规无成绩。韩国、意大利收获冠亚军。这一判决引发巨大争议,很多网友直呼:“看不懂!”

  李琰:

  范可新交接棒被判 将就判罚一致性申诉

  比赛结束之后,中国队主教练李琰先去与当场裁判进行了开云APP交流,后来又到技术台与相关官员做了开云体育入口沟通。李琰表示,裁判判的是开云中国队最后一个交接棒时范可新的横切碰撞犯规。但是在她看来,范可新的那个身体接触之前,比赛中有更严重的碰撞,但是裁判没有判罚。

中国队被判犯规慢镜回放

  “范可新(和对手)有接触,但是没有影响位置,希望他们的判罚一致吧,”李琰说。

李琰与裁判交涉

  李琰表示,中国队已经经过代表团的同意决定向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提出申诉。申诉内容是关于裁判判罚一致性的问题,中国队希望得到一个解释。

  中国队队员:

  这个结果我们都没法接受

大坂直美在加拿大队比赛中败北,连败引发热议!

  “我们都不知道哪里犯规了。”走出赛场提着冰鞋的周洋与队友一脸无奈。“我们整个超越都是干净的,而且在等待最终结果时大屏幕回放的都是韩国队绊倒对手的画面,甚至都没有中国队的回放。”周洋说。

  由于前几场比赛中国队多次被判犯规,赛前,教练已经叮嘱队员不要着急,做好自己。“我们今天(20日)也做到了。”周洋说:“我们知道裁判很严格,所以滑行很小心,在超越和被超越时都有准备,避免身体接触。但也没有很刻意更改滑行动作,就是想做好自己。”

  

周洋安慰队友范可新

  去年重返赛场的周洋,一直带着伤病与小队员并肩作战,但昨晚的结果却让她湿了眼眶。“今晚(20日晚)是我本届冬奥会最后一场比赛,也可能是我最后一届冬奥会,我确实有点接受不了这个结果,我也觉得很可惜,但就算是我们犯规,中国队也永远是最棒的。”周洋说。

  

赛后,周洋在微博上表示无法接受判罚结果

  针对最后一棒交接时与对手的身体接触,范可新也表示自己没有用手和身体阻拦对手超越自己:“我们没有阻拦、推搡对手,但是却判罚了我们,此前我参加500米比赛犯规,我接受,但今天这个判罚我没办法欣然接受。”她说。

  

参赛的四名中国队员:范可新、周洋、曲春雨和李靳宇

  一直以坚强冷静示人的范可新在场边等待最终结果时,抱着主教练与队友哭了出来。“大家信任我,让我担任最后一棒,我第二个冲过终点时,眼泪止不住,感觉对不起大家,辜负了大家的信任,我没有完成好最后一棒。”赛后说到此处,范可新眼眶再次泛起泪珠。

大坂直美在加拿大队比赛中败北,连败引发热议!

  专家:

  判罚尺度统一更易令人接受

  比赛结束后,央视第一时间采访到了短道速滑裁判曲励,来听听他的观点。

  短道速滑国际裁判曲励:

  观点一:中国队、韩国队都有碰撞

  观点二:判罚尺度如若能统一 更易令人接受

  

  △韩国队交接棒时绊倒加拿大队员

  

范可新最后一次交接棒后碰撞韩国队员

  本届冬奥会裁判判罚很严格,很多手上的小动作都做出了判罚。纵观全场比赛,韩国队、中国队都有过对于对手的碰撞。裁判们根据规则判罚,没有问题,但尺度如果能统一,大家就更好接受了。

  中国资深短道速滑国际裁判王石安:

  比赛过程充满误判!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国资深短道速滑国际裁判王石安。王教授曾多次担任短道速滑国际赛事的裁判长。对于饱受争议的冬奥会3000米接力决赛结果,王石安表示,比赛过程充满了误判!

  第一个问题,韩国队在比赛中阻挡加拿大队,究竟应不应该被取消成绩?王石安教授告诉记者,他反复观看了多次比赛录像,他认为韩国队应该被取消成绩:“我认为不管有没有接触上,只要她摔倒了,把加拿大绊倒,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是犯规。只要是犯规,就应该被取消录取资格。”

  其次,至于韩国媒体提到的中国队的场队员干扰了韩国正在比赛的选手,这一指责是否正确?王教授认为,反复观看了录像,并不发现中方有违规,“我认为是正常的滑行,因为水平差不多,肯定要挤到一块儿。”

  对于现场裁判认为,冲刺时中国队最后一棒范可新有犯规动作,王教授认为,韩国队其实是犯规在先!

  “韩国队员在终点冲刺时,明显有一个向里横切的动作。我认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很重要的横切阻挡的思维在里面。”

  本届冬奥会,中国队多次遭遇裁判判,前几天共出现了6次,20日又出现了两次,王教授指出,短道速滑有强烈的身体接触和对抗,这是其运动自身魅力,单纯用比赛录像回放裁定结果,就像用显微镜和放大镜无限放大队员在身体对抗瞬间的动作,反而不客观,应该将选手比赛的动作逻辑和录像回放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年的准备,因为裁判值得商榷的判罚而付之流水。抛弃裁判的因素,中国队也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希望队员们提升实力,早日达到前奥运冠军王濛所说的那样,让对手看着我的后背滑行,而不是跟随者对手的脚跟。

  网友:很不理解这个判决

  

  

  不仅中国网友对这个判决表示愤怒,外国网友对这个结果也表示无法理解。

  

  

  

  INSIGHT视界 图

  综合 新华社、CCTV5、澎湃新闻

网友留言(17 条)

  1. 刘斌辉
    刘斌辉 回复Ta
    回放  “范可新(和对手)有接触,但是没有影响位置,希望他们的判罚一致吧,”李琰说。李琰与裁判交涉  李琰表示,中国队已经经过代表团的同意决定向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提出申诉。申诉内容是关于裁判判罚一致性的问题,中国队希望得到一个解释。  中国队队员:  这个结
  1. 朱超思
    朱超思 回复Ta
    判判罚很严格,很多手上的小动作都做出了判罚。纵观全场比赛,韩国队、中国队都有过对于对手的碰撞。裁判们根据规则判罚,没有问题,但尺度如果能统一,大家就更好接受了。  中国资深短道速滑国际裁判王石安:  比赛过程充满误判!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国资深短道速滑国际裁判王石安。王教
  1. 宋浩东
    宋浩东 回复Ta
    提出申诉。申诉内容是关于裁判判罚一致性的问题,中国队希望得到一个解释。  中国队队员:  这个结果我们都没法接受  “我们都不知道哪里犯规了。”走出赛场提着冰鞋的周洋与队友一脸无奈。“我们整个超越都是干净的,而且在等待最终结果
  1. 韩斌荣
    韩斌荣 回复Ta
    明显有一个向里横切的动作。我认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很重要的横切阻挡的思维在里面。”  本届冬奥会,中国队多次遭遇裁判判,前几天共出现了6次,20日又出现了两次,王教授指
  1. 曹刚冰
    曹刚冰 回复Ta
    ,都是犯规。只要是犯规,就应该被取消录取资格。”  其次,至于韩国媒体提到的中国队的场队员干扰了韩国正在比赛的选手,这一指责是否正确?王教授认为,反复观看了录像,并不发现中方
  1. 谢飞荣
    谢飞荣 回复Ta
    国队的场队员干扰了韩国正在比赛的选手,这一指责是否正确?王教授认为,反复观看了录像,并不发现中方有违规,“我认为是正常的滑行,因为水平差不多,肯定要挤到一块儿。”  对于现场裁判认为,冲刺时中国队最后一棒范可新有犯规动作,王教授认为,韩国队其实是犯规在先!  “韩国队员在终点
  1. 王莉冰
    王莉冰 回复Ta
    多手上的小动作都做出了判罚。纵观全场比赛,韩国队、中国队都有过对于对手的碰撞。裁判们根据规则判罚,没有问题,但尺度如果能统一,大家就更好接受了。  中国资深短道速滑国际裁判王石安:  比赛过程充满误判!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国资深短道速滑国际裁判王石安。王教授曾多次担任短道速
  1. 曹宇蕾
    曹宇蕾 回复Ta
    励,来听听他的观点。  短道速滑国际裁判曲励:  观点一:中国队、韩国队都有碰撞  观点二:判罚尺度如若能统一 更易令人接受    △韩国队交接棒时绊倒加拿大队员  范可新最后一次交接棒后碰撞韩国队员  本届冬奥
  1. 李媛琼
    李媛琼 回复Ta
    队,究竟应不应该被取消成绩?王石安教授告诉记者,他反复观看了多次比赛录像,他认为韩国队应该被取消成绩:“我认为不管有没有接触上,只要她摔倒了,把加拿大绊倒,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是犯规。只要是犯规,就应该被取消录
  1. 朱超芳
    朱超芳 回复Ta
    的脚跟。  网友:很不理解这个判决      不仅中国网友对这个判决表示愤怒,外国网友对这个结果也表示无法理解。        INSIGHT视界 图  综合 新华社、CCTV5、澎湃新闻
  1. 马峰冰
    马峰冰 回复Ta
    他们的判罚一致吧,”李琰说。李琰与裁判交涉  李琰表示,中国队已经经过代表团的同意决定向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提出申诉。申诉内容是关于裁判判罚一致性的问题,中国队希望得到一个解释。  中国队队员:  这个结果我们都没法接受  “我们都不知道哪里犯规了。”走出赛场提着冰鞋的周洋与队友一脸无奈
  1. 汪健辉
    汪健辉 回复Ta
    短道速滑国际裁判曲励:  观点一:中国队、韩国队都有碰撞  观点二:判罚尺度如若能统一 更易令人接受    △韩国队交接棒时绊倒加拿大队员  范可新最后一次交接棒后碰撞韩国队员  本届冬奥会裁判判罚很严格,很多手上的小动作都做出了判罚。纵观全场比赛,韩国队、中国队都有
  1. 郑磊楠
    郑磊楠 回复Ta
    指出,短道速滑有强烈的身体接触和对抗,这是其运动自身魅力,单纯用比赛录像回放裁定结果,就像用显微镜和放大镜无限放大队员在身体对抗瞬间的动作,反而不客观,应该将选手比赛的动作逻辑和录像回放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年的准备,因为裁判值得商榷的判罚而付之流水。抛弃
  1. 王亮冰
    王亮冰 回复Ta
    ,我没有完成好最后一棒。”赛后说到此处,范可新眼眶再次泛起泪珠。  专家:  判罚尺度统一更易令人接受  比赛结束后,央视第一时间采访到了短道速滑裁判曲励,来听听他的观点。  短道速滑国际裁判曲励:  观点一:中国队、韩国队都有碰撞  观点二:判
  1. 赵峰欣
    赵峰欣 回复Ta
    受  比赛结束后,央视第一时间采访到了短道速滑裁判曲励,来听听他的观点。  短道速滑国际裁判曲励:  观点一:中国队、韩国队都有碰撞  观点二:判罚尺度如若能统一 更易令人接受    △韩
  1. 罗健豪
    罗健豪 回复Ta
    罚很严格,很多手上的小动作都做出了判罚。纵观全场比赛,韩国队、中国队都有过对于对手的碰撞。裁判们根据规则判罚,没有问题,但尺度如果能统一,大家就更好接受了。  中国资深短道速滑国际裁判王石安:  比赛过程充满误判!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国资深
  1. 刘琳欣
    刘琳欣 回复Ta
    赛结束之后,中国队主教练李琰先去与当场裁判进行了交流,后来又到技术台与相关官员做了沟通。李琰表示,裁判判的是中国队最后一个交接棒时范可新的横切碰撞犯规。但是在她看来,范可新的那个身体接触之前,比赛中有更严重的碰撞,但是裁判没有判罚。中国队被判犯规慢镜回放  “范可新

发表评论